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改版首页2024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陕西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先进事迹

2023-09-21

西安交通大学热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何雅玲)

西安交大热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秉承西迁精神,扎根西部潜心教学科研,是交大人响应党中央号召、建设大西北的典型缩影。在陶文铨院士、何雅玲院士带领下,团队(党员占86%)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四个面向,团结协作、开拓进取。

团队全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年均上课学生近4000人次,建设有多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流本科课程等,《数值传热学》还入选国家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年均毕业研究生200余名,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科研人员。团队围绕能源转换和利用中的共性热流科学问题,瞄准国家需求、国际前沿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承担了重大科技专项、973/863计划等一批国家级项目。科研成果转化产值超20亿。十八大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性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创新团队奖)、二等奖7项。团队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称号。团队教师陶文铨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何雅玲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杰出教学奖等。 

 

西安交通大学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单智伟)

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在时任院长孙军院士鼎立支持下于2009年正式成立,由时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的马恩博士担任主任,时任美国海思创纳米力学仪器制造公司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的单智伟博士(现任材料学院院长)担任执行主任,聘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共同推进微纳尺度材料知识理论体系建设。微纳尺度是连接宏观连续介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桥梁,也是材料各种性能发生剧烈变化的尺度区间,中心的建立为抢占这一材料学科的世界学术高地争得了先机。中心先后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研究所引进十余位高层次青年学者与外籍博士后,并率先在校内成立师生联合党支部,首创“夏令营”学生招募模式。中心以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备独立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国际通用人才”为目标,已培养优秀毕业生逾百人,其中超80%毕业生在读期间获得海外交流机会,超20%毕业生赴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学府深造,持续提升材料学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中心共发表含ScienceNature等高水平文章280余篇,授权专利110余项,部分成果已获转化,孵化了3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关于高纯镁制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望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金属镁产业链的质量和水平。

 

西北工业大学“自主水下航行器”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徐德民)

徐德民院士针对国家海洋安全与资源开发战略需求,1998年创建了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团队以守护蓝色海洋国土为初心,以创新发展水下无人装备为使命,为学生打造了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目标导向性的学习与科研能力成长环境。学生在重大科研项目中勇挑重担,在科研一线中解决重大难题,为多型水下无人装备的研制做出重要贡献,全面成长为具有引领能力、创新能力、交叉跨界能力、攻关协调能力的卓越人才。团队打破专业界限,凝聚起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投身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攻关和创新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方向为纽带,组建了“基于学术网络”的多学科导师团队,深度交叉融合,突破“一对一”指导的局限,营造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拓展学生创新视野,侧重培养学生突破学科边界、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注重学生工程技术与前沿科学双重能力培养,以水下无人装备为主线,融入材料、仿生、人工智能等学科,突出共性关键技术、学科交叉融合及课程内外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深度、广度两个维度渐进提升。经过20余年、三代人的建设,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在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型号研制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20多项,指导本科生班被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全国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金银奖100余项。


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周军)

西北工业大学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军教授领衔的“精确制导与控制教师团队”,是一支由46人组成的科技创新教师团队。团队以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精确制导与控制、空间监测与图像处理研究为主攻方向,创建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部级实验室和创新中心3个,是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和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团队。参加国家多型号卫星、先进飞行器研制和技术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工程等国家级研发计划项目50余项,已成功研制发射包括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在内的翱翔系列微小卫星4颗,联合发起了QB50国际大科学计划,牵引了国内立方星技术的发展。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建设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4门。

2016年勇夺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2017年以来,团队研究生先后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和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012年以来,为我国航天事业和西部地区输送300余名高素质航天人才,他们参加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并作出重要贡献,多名学生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虫害治理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康振生)

植物病虫害治理教师团队在康振生院士带领下,全体教师扎根西部,弘扬“西农精神”和 “东南窑文化”,形成了院士领衔,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杰出人才组成的具有国际化视野、老中青梯队人才相益互补的教师团队。

立德树人重规律结出累累硕果。提炼思政元素,打造思政典型案例;创新教学方式,寓教于研,因材施教。建成国家级课程5门,获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累计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陕西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十余人次。

科学研究重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围绕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重大生产问题,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以技术研发为突破,以应用推广为抓手,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等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承担各类项目125项,到位经费1.3亿元,发表一系列高水平论文,获批省部级奖励一等奖4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团队建设重传承打造一流队伍。院士担任党支部书记,建强组织堡垒;注重教研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团队文化。先后组建“西农-普度联合研究中心”等3个国际研究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陕西省教学团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学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张涌院士)

张涌院士领衔的兽医学教师团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畜牧业科技创新和加强优秀人才培养。团队长期从事家畜胚胎工程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在牛羊胚胎发育调控和良种胚胎规模化生产、牛羊克隆理论和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抗病牛羊培育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主持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培养博士、硕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300多名。

团队发现牛羊体外胚发育能力差的成因与关键调控分子,创建了良种牛羊胚胎规模化生产技术,推动了胚胎工程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最早获得成年耳细胞克隆山羊,揭示了牛羊克隆胚成胎率极低的成因和关键分子的调控作用,创建了牛羊克隆技术,推动了良种牛羊克隆的创新和发展,被科技部选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生物领域4项参展成果之一;破解了牛羊基因编辑的难题,创建了基因编辑牛羊培育技术体系,培育出一批抗病牛羊育种新材料,推动我国牛羊基因编辑抗病育种跃居世界前列。

团队主持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一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30件,在GENOME BIOL、NAT COMMUN和PNAS等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郝跃)

宽禁带半导体教师团队由中科院院士、微电子学家郝跃教授领衔,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在内的20余位教师组成,是国内较早的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师团队。该团队赤诚报国,矢志逐梦“中国芯”,艰苦创业数十年磨一剑,在氮化镓、碳化硅等新型半导体技术方面持续突破,成功实现“换道超车”,并引领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强势爆发,为世界微电子学科及产业开辟了全新道路。团队坚守立德树人初心,长期奋斗在人才培养第一线,构建“面向国家急需三位一体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团队秉承科技报国之志,聚焦“卡脖子”难题,勇做揭榜挂帅先锋,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30余项,年度科研经费超1亿元;近五年,团队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打破国际封锁,实现我国氮化镓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团队注重发挥产教融合优势,重要成果广泛应用于新型相控阵雷达、北斗导航、5G移动通信等国家重大工程;主动服务陕西省、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发展战略,并与中国电科、华为等企业合作紧密,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换代升级做出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王喆之)

多年来立足西部、坚守田野、心系三农,积极弘扬我校“西部红烛精神”,大力推进药用资源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升级,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秦巴山区及云贵川连片等贫困地区中药产业发展。

团队以山茱萸、白及、华中五味子、党参等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名优、道地、大宗和珍稀濒危药用资源为研究对象突出产业应用,推动30余个贫困县中药产业发展。在陕西、云南、重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等地区帮助陕西盘龙药业、葵花药业、云南恩润生物科技等30余家企业规划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野生资源抚育示范基地,选育道地、大宗中药材新品系20余个,制定规范化种植技术30余项,培训药农与技术人员30万余人次,推广规范化种植面积超500万亩,抚育野生药材300余万亩,累计帮扶百余万百姓脱贫致富,为当地贫困群众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的示范之路,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留下了守土尽责的师大故事,把学校的科技成果写在了祖国贫困地区“希望的田野”上。相关事迹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报道,得到教育部、陕西省政府等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团队负责人:张新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团队建设的第一标准,积极践行“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团队成员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团队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陕西师范大学首届优秀教学团队。

长期以来,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把教书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近五年来,团队主持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攀登研究高峰,在《史记》研究、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团队负责人张新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挖掘《史记》的世界文化价值,其著作《史记学概论》被誉为“史记学”的开山之作,著作《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被专家称为“体大思精、新见迭出的宏著”,《<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入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2018年,团队负责人张新科教授主持申报的“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长安大学“机械工程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马建)

团队依托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系建设,形成了以行业资深教授为核心、海内外名校博士为骨干的优秀团队。团队以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服务社会为己任,矢志追逐“汽车强国”梦想,于2017年12月成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团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倾尽丹心育桃李、言传身教相统一,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以及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特支计划“、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多项个人荣誉。团队瞄准科学前沿,以尖端科技成果助交通强国、富民强省,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成果转化突破20亿元,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在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系统、智能汽车安全、汽车检测等技术领域突破了多项关键基础理论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多年来团队坚持将正能量、硬科技、软文化植入教学科研的内生基因,以黄大年同志为精神标杆,力争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科研攻关的先锋队、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

 

长安大学“公路工程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申爱琴)

长安大学“公路工程教师团队”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秉持科技报国理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多渠道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已发展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风道德高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的教师团队。团队成员多次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已培育“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4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团队持续推进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建成《道路工程材料》等国家和省级课程9门次,出版《路基路面工程》等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

团队依托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交通运输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牵头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部,建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支。在特殊环境公路建造理论与方法、绿色道路与低影响开发等方向成果丰硕,特殊土水热力耦合理论、路面基层强度形成机理等方面的成果更是填补了国际空白。团队创新集成多年冻土区、盐渍土地区、沙漠地区公路建养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中西部2万公里高速公路和100余万公里公路的贯通,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彰显了“长大力量”。 

 

西北大学“基础地质学教师团队”事迹简介

(团队负责人:赖绍聪)

团队主要承担地质学基础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工作。主持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线下金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和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

团队扎根中国西部,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以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已在大陆地质演化、早期生命起源、特提斯岩浆作用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令国际学术界瞩目的成果,显著带动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团队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分别在2017、2019、2021年3次在Nature、Science等杂志发表亮点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团队瞄准国家目标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西部大开发提出了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等方面重要建议,团队积极开展了有关地球环境、灾害等公益科普活动,为全省产学研合作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团队带头人赖绍聪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从事高等教育39年,在团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凝聚作用。十八大以来,团队成员4人获得“杰青”,2人获得“优青”,3人入选长江学者,1人入选青年长江学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西北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核心基础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耿国华)

团队由国家教学名师耿国华教授领衔,有省名师3人、省千人2人、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省中青年领军人才2人,入选CCF杰出教育奖1人、高校计算机优秀教师奖励计划2人。海外研修经历17人,5人获海外博士学位。

团队立足西部,深耕计算机教育沃土,育一流人才;创新引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出一流成果。传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奋力拼搏、追求卓越”精神,践行立德树人使命,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级优秀党支部。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2项省级5项,主持国省级教改22项;出版规划教材11部,省优教材3部;指导学生获CCF优博2人。建设国家级和省级课各4门,省级课程思政团队3个,辐射百余所院校。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推进科技文化融合。主持国家发改委创新能力建设、国科金重点等73个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13项。团队开创破损文物修复技术,应用于秦俑复原,引领文物修复技术革命;创立颅面形态信息学研究,构建的国人颅面数据库国际领先,服务于公安、考古和人类学领域;构建智媒融合全息展演平台,弘扬丝路文化;无源物联网突破性成果在陕明长城等土遗址示范应用。近五年专利转化9项258万,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间接经济效益3千余万。


西安建筑科大学“西部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刘加平)

团队面向提高我国绿色建筑整体水平的重大需求,长期开展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创新和教育教学研究,主持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数十项国家级研究项目,积极推进大量社会公益性示范工程的优化设计与建设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抗震救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处处活跃着团队学人的身影,不断为改善西部地区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而贡献才智、努力实践。从黄土高原的窑洞改造到雪域高原太阳能采暖方案的制定,从长江上游云南彝族生土民居设计到地震灾区生态家园重建,团队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人居环境工程成功的范例和样板”,建设的民居两次荣膺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以刘加平院士为代表的西安建大三代学人在青藏高原立志盖出“靠太阳就能取暖”的房子,近20年间在当地建设各类太阳能供暖试验、示范工程近千万平方米,受益人群约50万人;团队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研究”的支持下,无偿为南海岛礁低能耗建筑提供了设计方案,目前某礁一期工程已竣工。近年来,团队成员还主编完成了十余部国家和行业规范,包括我首部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团队培养了以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突出人才为代表的绿色建筑教学科研教师队伍,并为我国西部地区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从事绿色建筑研究与应用的技术人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下空间环境保障”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李安桂)

团队负责人为建科学院院长、建筑环境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李安桂教授。目前团队成员19人,其中多人次入选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计划、教学名师等。

团队多年来扎根西北,急国所急,面向地下水电、地铁、隧道、洞库等重大地下工程环境保障需求,根植先进通风及环境保障领域,为重大工程环境安全保驾护航,解决了诸如厄瓜多尔水电站、雄安高铁站等一系列国内外地标性大型工程的瓶颈性环境保障难题。近年来主持开展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重大工程攻关项目等70余项。在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环境保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果广泛应用于长江、黄河等各大流域及“一带一路”国家地下工程,引领了地下空间环境保障技术的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住建部委托牵头编制完成了我国首部《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受陕西省政府指派,担纲完成了西咸国际机场新冠病毒空气传播路径解析及环境保障工作,回应社会关切。

“地下空间环境保障教师团队”建设与发展一直在路上——以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责任与专业使命担当,以先进通风与环境保障技术守护人民的生产、生活与生命健康、环境安全。


陕西科技大学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团队

(团队负责人:张美云)

依托造纸行业,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产学研结合,潜心于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团队教师扎根西部,爱岗敬业,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坚守长达40余年,团队紧密围绕国家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对先进绝缘、轻质高强结构减重材料的重大需求,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坚持自主创新,历经20余年,成功破解了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制备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纸基功能材料并在合作单位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发达国家多年的技术封锁与产品垄断,实现该领域产品的“中国创造”,产品成功应用于高速列车、国产军用直升机、空间实验室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主编出版专著7部,在Adv. Funct. Mater, ACS Nano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培养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造纸蔡伦科技奖”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为我国造纸行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理工大学“激光雷达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华灯鑫)

团队负责人华灯鑫教授是日本归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激光雷达专家,在国外事业最鼎盛的时期,婉拒国内985高校及科研院所邀请,举家全职回到了祖国的西北地区,筹建西北地区首家激光雷达遥感研究中心及团队,引领我国先进激光雷达遥感技术研究和仪器研发。2010年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2015年受中组部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的天安门观礼。

激光雷达教师团队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将黄大年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科研上坚持自主研发,构建具有激光雷达特色的科学研究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类科技项目40余项,在大气温度、湿度和气溶胶与云物理精细探测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研究成果。发起成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雷达专委会,大气光散射和遥测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国激光雷达遥感学术会议等国内外学术组织,并多次担任大会主席。领衔团队先后获批首批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与省科技创新团队、省先进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参与省“光子联盟”与“秦创园”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研发的地基遥感产品参与了第十四届全运会的气象保障业务。坚持立德树人,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专业与学科建设,测控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先后获批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延安大学生态环境创新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刘长海)

团队的建设为延安大学教师队伍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了示范效应。团队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和资政育人项目等30余项;指导学生获全国、省级优秀成果及国家奖学金等奖项50余人次。 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遗传学》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省级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刘长海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雷忻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等。

团队遵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导向,扎根陕北黄土高原,建立省级安塞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站1个。创新性地阐明了陕北黄土区覆膜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机理,发展了以生物源农药防治为核心,非寄主植物趋避为辅助的果蔬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推广了延河流域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及菌草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山丹丹大学生创业团队研发的山丹丹新品种在第十届花博会陕西园绽放。相关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等。

通过改善农田水肥管理和种植优选品种,为陕北旱区推广精准水肥管理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了山丹丹仿生态标准化生产技术,助推80 户贫困家庭 2018 年提前实现脱贫。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尚华)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为全国模范教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尚华教授,多年来团队坚持弘扬“用爱心托起学生职业梦想,育德于心立德于行点亮技能人生”的精神,传承“用革命的精神,创办革命的学校”红色基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能源化工行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课程思政,不断深化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先后将该专业建成国家骨干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重点专业,实训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化学工艺师资培训基地。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裁判、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高职院校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展“优秀成果奖”等荣誉。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0项、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陕西赛区获奖8项。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被确定为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被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张超)

本团队由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张超教授领衔,包括黄炎培杰出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航空职业教育名师在内的29位教师组成,是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团队以传承航修文化基因,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为己任,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现建设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4门,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50余项、“互联网+大赛”国赛获奖4项、“挑战杯”国赛获奖2项。

团队勇担航空强国使命,瞄准“航空装备深度修理”、“航空装备高端制造”两条主线,解决限制航空用轻合金复杂零件大规模应用和航空发动机的重熔层去除、单晶叶片气膜孔精整、燃油喷嘴内流道精整等关键难题。承担了11项国家级、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团队中3人入选陕西省杰出青年。

团队聚焦“中国航空城”发展,依靠自身学术特色积极开展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服务,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完成技术服务100余项,技术服务到款额累计为5000余万元。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

邮编:710021

电话:029-86173217

Copyright © 2019-2024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

Baidu
sogou